look4lib 谁能百里挑一薛梅 谁首创了大写金额字 水银密令 丝依社 四哥万受 宋朝皇帝赵端 宋末之龙战九野 宋旭一 搜摩网 苏曼霈 孙墨扬 到不了 |
趁出差或赴任之便旅游毕竟无法十分尽兴,唐代士人想要轻松愉快地长途旅行,最好的机会还是参加科举考试之前。
文章地址: 读书人的特权:以科举之名壮游 公务员旅游:不但放假,而且公费 1/2 1 2下一页 尾页 不但带薪休假还能发放旅游补助,这样的事即使在现代人看来,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美事。唐代能够实行这种政策,展现了其强盛的国力,也显示了举国上下对节假日旅游的热衷。不过交通速度是当时长途旅游的主要障碍。如今从西安到洛阳坐高铁大约两小时不到,但按照唐代的速度,坐一天车大约可以前行三十公里,从长安到洛阳单程就需要十二、三天,假期根本不够往返,更别说长途旅游了。 开元十八年(730),唐代正处开元盛世之中。当时郡县物产丰盈,百姓安居乐业,政府修建的官道累积里程已达到六万里以上。在帝国的中心地区,东至河南、山东,西至四川、甘肃,南至湖南、湖北,北至河北、山西,官道两边都设有大量旅店酒肆,招待四方旅客;路上盗匪绝迹,即使远行数千里之外,也不需携带任何防身兵器。本年二月,唐玄宗下达了一项诏令,给文武百官放十天春假,期间鼓励大家去周边旅游,员外郎以上的官员,每人“赐钱五千缗”作为旅游经费。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宋摹本(辽宁省博物馆藏)。该图描绘的是唐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二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的景象。 尽管公务员的假期规定让唐代士人在旅游的时间和地点上都受到了严格限制,但他们还是会寻找各种机会去游赏美景,出差和赴任的路上就是绝佳的远行时机。 当页面出现错位(表格引起的错位)或内容显示不完整时候,请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唐代科举制度规定,除了国子学的学生,一般士子参加进士、明经等科目的考试之前,必须通过所在州县的考试,由当地政府推举,称为 因此,唐代官员的旅游常以住所附近的郊游为主。长安城内官员众多,城市南边的乐游原、曲江,周围的渭水、蓝田、终南山等都是首都节假日旅游的热门场所。杜甫名作《丽人行》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的句子,描写的就是当时长安城官员家眷和贵族妇女于上巳日在曲江边游玩的盛况。 现存唐诗中有大量描写山川河流景色的行旅诗,其中大部分都是官员赴任或出差时所作。当然,他们肩负着朝廷派发的职务,在路上也不能太过悠闲。一般来说,出使需要日行百里,任务紧急甚至会日行三百里,稽缓者便会受到处罚。而赴任时的要求则较为宽松,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白居易自请做杭州刺史,从皇帝下令到抵达杭州,白居易在路上竟然花了七个月时间,期间游山玩水,探亲访友,创作了大量诗歌。 半个世纪以后的贞元四年(788),唐朝渐渐从安史之乱带来的一系列灾难中恢复了稳定。平定了建中之乱的唐德宗认为当时“方隅无事、烝庶小康”,便颁布诏书,鼓励官员在正月晦日(一月最后一天)、三月三日和九月九日出门旅游,并且在节日的前五天,给京城大小官员、皇宫和皇城的卫士们每人发放一百贯至五百贯旅游费用,最终这个政策得到了长期贯彻。 唐代户籍管理严格,长期离开户口所在地称为“逃亡”、“浮浪”,是违法行为,但是出门求学、求官却是例外。以求学、求官为名,进行一场长途旅行,不但可以结识沿途的名流,提高自己的声誉;还可以在山水中获得创作灵感,培养自己的文学能力,是一举两得的美事。士子的家族为了能够培养一位官员,也会竭尽财力支持这种旅行,因此这时的旅游通常是比较愉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