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莉老公 东北聚龙堂 东风之眠 东京灰姑娘国语 东张中学教务处 洞悉达库鲁的秘密 斗波门 杜兵猎犬 杜达雄2013已碎 段丽阳博客 |
提速:构建“四位一体”全域旅游空间体系 美丽的山水是自然的馈赠,灿烂的文化是历史的瑰宝。易县的优势在旅游,出路亦在旅游。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加速推进,为易县带来了新机遇;省市主要领导的实地调研和重要指示,为易县提供了新动力;丰富的旅游资源、外地发展的成功经验、高度的共识和坚实的基础,为易县提供了无限的底气和锐气。2016年,易县又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河北省“旅发大会”成为全县上下最热的“关键词”,围绕旅游谋划未来、围绕旅游建设未来、围绕旅游实现未来,全县干部群众凝聚起全域旅游的发展共识。为形成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易县成立了“一把手”挂帅的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旅委会下设“一室十一组”,确保旅游工作具有最强的领导力、最强的执行力。在工作中,各级领导干部一线指挥、具体问题一线解决、工作成效一线检验,形成了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的局面,从部门到乡镇、从干部到群众,夙兴夜寐、激情工作已经成为工作常态。 易水湖养生岛刘振武摄 在发展中,易县牢固树立“融合发展”的理念,把旅游业作为综合性的大产业来认识,紧扣“旅游+”的时代新要求,走出了一条旅游与扶贫、旅游与文化、旅游与园区、旅游与招商等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的道路,让旅游产业真正成为惠民产业,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在旅游发展中受益。 一座雄关,隔断北国中原,拒马奔涛相伴荆关虎踞龙盘。 “旅游+扶贫”,培育打造了“旅游经营、旅游务工、旅游产品、旅游分红”四种有效的扶贫途径。通过开办农家乐或乡村旅馆,让贫困群众直接参与旅游经营;通过在景区、景点或乡村旅游经营户中参与接待服务,挣取劳务收入;通过制作、销售旅游产品提高收益。柴鸡蛋、小杂粮、红薯粉条等农产品变为旅游商品,引导贫困群众从事鞋垫、清宫刺绣、砚台等传统手工业产品制作;成立旅游扶贫合作社,贫困群众以资金、人力、土地等形式入股,参与旅游经营获取入股分红。先后成立旅游扶贫合作社18家,吸纳918户贫困群众入股。“旅游+文化”,燕都古城一期顺利完工,一个文化旅游商贸综合体初显雏形。易水砚的厚重、绞胎陶瓷的典雅、铜雕的古风神韵、剪纸的棱角刀锋,各种特色的旅游商品,在易县的能工巧匠手中不断焕发出时代的神采。既创造了经济效益,又使游客从中享受到“触摸历史、品味文化”的无穷魅力。“旅游+园区”,建立梁格庄现代农业、正四方牧业、紫荆关香菇、狼牙山花卉、百泉生态园等多个特色产业园区,各色果品、蔬菜为游客拼出一道道生态大餐,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旅游+招商”,旅游为媒,筑巢引凤,清西陵至紫荆关旅游综合开发、合作建设经济开发区、抽水蓄能发电等百亿元以上项目引来云南城投集团、国网新源控股、东旭集团等战略投资商落户易县,为易县发展铆足后劲。 百舸争流、直挂云帆的画卷恢弘千里;激情满怀、不忘初心的梦想永不停步。全域旅游风帆劲,全景易州满眼春! 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于正万摄岩体彩绘于正万摄 易县,古称易州,因境内易水而得名。易县是革命老区、山区大县、生态大县、旅游大县,是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19个特色县(市)之一。25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遍布300多处历史文化遗存,40处国家、省、县三级文保单位,8000多年人类活动史、2400多年燕国古都史、1400多年置州设县史源远流长,是联合国首批命名的“千年古县”。两大国家级4A景区清西陵、狼牙山驰名中外,太行明珠易水湖、华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场所洪崖山、千年古都燕下都、义士丰碑荆轲塔、京畿要塞紫荆关等景区景点享誉盛名。 (责任编辑:李淑贤) |